物聯網是指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通過物聯網域名,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概念。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其英文名稱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因此,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無線傳輸產品可廣泛應用在智能電網、公用能源計量、工業控制、智能家居和智能農業等物聯網行業領域,可作為物理系統信息本地數據收集、傳輸的載體,實現數據的物聯網化。物聯網作為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基于互聯網的產業化應用和智慧化服務將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重要時代特征。物聯網技術通過發揮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優勢,與傳統產業服務深度融合,促進傳統產業的革命性轉型,設計滿足國家產業發展需求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將推動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與建設,實現戰略信息服務產業的智慧化。
物聯網最為明顯的特征是網絡智慧化,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實現物物相連,提高不同行業的自動化管理水平,減少人為干預,從而極大程度地提升效率,同時降低人工帶來的不穩定性。因此,物聯網在許多行業應用中將發揮巨大的潛力。
例如未來通過感應設備將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數據信息化,并通過網絡傳輸方式實現信息的采集及管理,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
物聯網領域可分為三層架構,包括應用層、網絡層以及感知層。感知層通過將物理信息的收集并處理,實現數據信息化;通過本地網絡層無線或有線的方式對相應數據進行收集與傳輸;最終可以實現物聯網系統多種智慧化應用。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業內企業的不斷努力下,中國物聯網產業持續良好發展勢頭。技術研發取得重大進展,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市場化應用穩步推進。
智能電網是細分行業中較早開展物聯網體系建設的細分領域之一。物聯網技術廣泛應用在電網建設、電網安全生產管理、運行維護、信息采集、安全監控、計量及用戶交互等各個方面,可以全面提高智能電網各環節的信息感知深度、廣度以及密度,提高電力系統的智能化程度,促進“信息流、業務流、電力流的高度融合”。其中電網終端使用側的數據信息采集,在智能電網中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是實現電力行業物聯網化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此可見物聯網是一門不錯的專業,對于那些大學身來說,這最適合不過,可以在這幾個方面好好努力努力,研究研究,對你學物聯網是很有用的。